來源: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2011年12月30日 廣西天華編輯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
為貫徹落實《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全面實施新業務拓展戰略,我會制定了《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新業務拓展戰略實施意見》,現予印發。
附件:《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新業務拓展戰略實施意見》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新業務拓展戰略
實施意見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以下簡稱中注協)第五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提出了行業新業務拓展戰略,《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以下簡稱行業“十二五”規劃)進一步明確了這一戰略的目標、任務與措施。為全方位實施新業務拓展戰略,我會深入總結《會計師事務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新領域業務拓展工作方案》的實施情況,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新業務拓展戰略的重要意義
實施新業務拓展戰略,是推動行業服務國家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現實要求。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方針。堅持擴大內需戰略、走出去和請進來并行的開放型經濟轉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入實施、三次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企業轉型升級、低碳循環經濟發展,為行業發揮作用創造了巨大的服務需求,釋放了更廣闊發展空間的同時,也對行業提升服務能力,拓展服務領域,提出了更高要求。
實施新業務拓展戰略,是深化行業服務社會管理創新的必要途徑。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政府對社會事務正在由“管理”向“服務”創新轉變。賦予注冊會計師一定的監督責任,支持其參與社會事務管理,既能發揮注冊會計師的專家優勢,又能通過市場機制實現專業服務的供需銜接,節約政府監督成本。這要求行業拓展服務領域,向社會事務管理不斷延伸。
實施新業務拓展戰略,是緩解行業過度競爭、競相壓價問題的重要手段。拓展包括新型鑒證業務、戰略咨詢業務在內的各類新領域業務,增加專業服務市場容量,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當前過度競爭、競相壓價的問題,有助于從根本上轉變服務理念與方式,優化服務結構,拓展服務領域,發揮行業的服務功能與作用,對于實現行業轉型發展與新跨越具有重要意義。
二、明確總體工作思路
各級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事務所)和廣大從業人員要從服務國家建設的高度,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認識,求真務實、注重實效,圍繞“創機制、建制度、搭平臺、強保障、廣推介”的總體工作思路,全面實施新業務拓展戰略。
創建聯動工作機制。發揮各個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以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滿足各方專業服務需求為核心任務,各級注協、事務所和從業人員與新業務拓展工作相關各方相互支持、相互聯動的“樞紐型”工作機制。
建立健全政策制度。圍繞服務國家“十二五”規劃實施,以行業“十二五”規劃為總抓手,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和指導意見,確立新業務拓展戰略的制度框架,穩步推進新業務拓展戰略實施。
搭建創新服務平臺。在深入研究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區域發展戰略布局、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轉型升級,以及走出去政策方向的基礎上,探索創建“會計服務示范基地”,作為新業務拓展創新和特殊領域、高端需求、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一特三高”業務拓展的重要載體及服務需求對接實施平臺。
強化專業服務保障。大力開展新業務領域專門培訓,為新業務拓展戰略實施提供人才保障;重點開展新業務項目指南的開發,為新業務拓展戰略實施提供項目指導;著力開展新業務重點課題研究,為新業務拓展戰略實施提供理論支持。
拓展交流推介陣地。做好新業務拓展做法經驗的總結交流。組織新業務拓展洽談、交流、促進、推介活動。以“新業務拓展網頁”、 “會計服務示范基地網上服務平臺”、各地注冊會計師協會(以下簡稱各地注協)網站和信息化工作平臺為主陣地,積極利用報刊雜志等各類媒體,加大對新業務拓展戰略實施工作成果的推介動員力度。
三、確定主要工作目標
根據行業“十二五”規劃確定的新業務拓展戰略實施總體目標,傳統審計鑒證業務保持穩定增長,新型審計鑒證業務快速增長,審計業務收入年增長保持在10%以上;非審計業務收入大幅增長,年均增長保持在25%左右;到2015年,實現全行業業務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達到750億元,其中非審計業務收入達到314億元,占行業業務收入42%。主要工作進度要求如下:
2011年確保新業務拓展戰略順利開局。明晰新業務拓展戰略實施總體思路,在“創機制、建制度、搭平臺、強保障、廣推介”五個方面全面啟動新業務拓展戰略實施工作,新業務拓展多方合作的工作機制基本成型并運轉良好。確保新業務拓展戰略高起點啟動,并力爭短時間內取得明顯成效。事務所抓住新業務拓展戰略實施的有利契機,結合本地實際和本所市場定位、服務品種和發展方向,積極拓展新業務種類和范圍。中注協制定新業務拓展的總體工作方案、實施意見、業務指導目錄、會計服務示范基地創建與管理辦法等配套制度措施,建立健全新業務拓展信息化工作平臺和工作機制。加強新業務拓展的執業標準指南建設、人才培養和研究工作的保障與指導。各地注協把新業務拓展戰略作為本地行業“十二五”規劃制定與實施的重要抓手,結合本地實際,創建聯動工作機制,制定工作方案,承接重點拓展項目,開展人才培訓。
2013年實現新業務拓展戰略實施“時間過半、任務過半”。新業務拓展結構布局任務完成過半。到2013年,推動行業審計與非審計業務結構、服務區域布局結構、行業產業化布局結構得到明顯優化;在國家重點經濟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等穩步推進建設一批會計服務示范基地,運用事務所綜合評價機制,推介1000家執業質量好、專業素質強、能夠提供高端服務的事務所進入示范基地的任務完成過半,使得行業服務國家、區域、企業發展戰略與重點的綜合能力顯著增強。推動新型審計業務和非審計業務快速增長,新型業務收入超過210億元,占行業業務收入比重超過37%。新業務人才培養目標任務完成過半。動員各方力量,集中整合中注協、各地注協、事務所、各國家會計學院和注冊會計師專門化方向院校(系)及社會專業機構的繼續教育和培訓資源,到2013年,行業領軍人才、具有國際認可度的注冊會計師、新業務領域復合型業務骨干任務完成60-70%。事務所新業務領域重點服務任務得到落實。通過政策引導、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和重點支持服務等措施,確保事務所新業務領域重點服務任務得到落實。確保行業“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大中小事務所發展結構及其服務重點任務相適應,即10家左右大型事務所重點服務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領域、跨國公司和特大型企業集團,培育200家左右中型事務所重點服務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事業單位,規范發展一批小型事務所重點服務小型企事業單位、基層和“三農”領域。新業務拓展的保障措施全面建立。新業務領域拓展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新業務重點項目執業標準指南建設基本滿足新業務重點項目拓展需要。
2015年全面完成行業“十二五”規劃提出的新業務拓展戰略實施各項目標和任務。通過新業務拓展戰略的實施,使得行業發展結構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結構基本適應,行業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行業規模化、多元化、國際化、品牌化和信息化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帶動行業發展的區域布局結構、審計與非審計業務結構、國內與國際業務結構、人才結構、大中小事務所結構基本合理,事務所的內部治理、品牌建設和文化建設顯著加強,行業誠信水平、社會聲譽和職業地位明顯提高,并贏得社會的普遍信賴和尊重。
四、全面落實重點任務
(一)持續拓展審計鑒證服務
持續拓展和做強做精核心業務,鞏固和深化傳統領域的審計業務、資本驗證、涉稅鑒證等服務。推動落實公司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依法審計。將醫療衛生機構、大中專院校以及基金會等非營利組織的財務報表納入審計范圍。積極開展農村財務公開鑒證服務。
開發承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內部控制、節能減排、破產管理、司法會計、投資績效評價、市場監督、體制改革、社會管理等新興領域鑒證業務。
開展“走出去企業”和“企業走出去”延伸審計服務。為在香港等資本市場上市的內地企業、國際資本市場中心創建后境外企業來華上市實施審計服務。
(二)大力開發非審計服務
發揮注冊會計師對企業資本運營全程鑒證的優勢,拓展 “一特三高”非審計業務領域,積極拓展企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企業資源規劃(ERP)管理系統流程設計、企業整體稅負評價、企業稅務籌劃、戰略管理、并購重組、資信調查、業績評價、投資決策、政府購買服務、工程咨詢等咨詢服務。
引導中小事務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發中小企業公司秘書、財務總監外包、信貸資信證明、代理公司注冊、代理記賬、代理報關、市場調查、盡職調查、社會責任調查、職工社會保障調查、共性技術轉移、人力資源咨詢、農村財務公開等咨詢業務領域。
(三)拓展產業結構調整專業服務
提升對服務業發展的高端服務的供給能力。開發高端服務產品,特別對服務業關鍵領域提供專業支持服務。重點拓展金融、保險、交通運輸、物流倉儲、文化、影視、設計、旅游、教育、醫療衛生、信息咨詢和社會福利事業的體制改革、管理創新和調整升級的業務項目。
挖掘對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支撐服務業務項目。積極開發對傳統工業新型化、戰略性和新興工業產業發展的專業支持服務。深度挖掘以降低制造成本為目的,研發、制造、營銷和服務環節的工業產業鏈的專業服務品種;拓展以提升工業產品的附加值為目的,對研發、設計、營銷、品牌培育、技術服務、供應鏈管理、專門化分工等關鍵環節與生產性服務環節的專業咨詢業務項目。
開發和承接對農業農村建設的支持服務業務項目。探索針對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村務公開化的專業支持業務品種,提供投資引導、發展規劃、代理記賬、財會制度設計等服務業務。積極參與“三農”投資與績效的審計鑒證服務。
(四)保障國家行業區域發展重點布局支持服務
圍繞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方向重點,開發和承接高端業務項目。圍繞國家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地區率先發展、邊疆民族地區扶持發展等戰略,著力推動行業區域協調發展。為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布局、區域協調發展及其重點產業布局,提供戰略咨詢、產業規劃、專業鑒證等支持服務。
圍繞支持國家重點區域產業發展布局,開發和承接特殊領域業務項目。圍繞重點經濟圈(帶、區)、國家級和省級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統籌城鄉配套改革試驗區、金融核心區、高新技術園區、現代制造業基地、農村土地改革試點地區等,配合國家發展重點領域,有重點地配置行業資源,創新服務模式和改進服務能力,實施行業發展重點布局。
圍繞發揮中心城市集聚和輻射帶動作用,開發和承接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業務項目。繼續引導支持行業在中心城市的加快發展,使之成為行業新業務項目創新拓展服務資源聚集和輻射帶動作用的源動力。
圍繞積極拓展邊境地區“橋頭堡”業務項目,發展中國-東盟“兩廊一圈”、東北、內蒙古、新疆等地區與周邊國家的投資與貿易會計服務,建設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及邊境地區會計服務“橋頭堡”。
(五)創建一批會計服務示范基地和試點項目
搭建新業務拓展創新的重要載體及服務需求對接實施平臺。圍繞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區域發展戰略布局、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轉型升級,在全國范圍內重點創建30個左右會計服務示范基地。對于尚未達到示范基地標準,但在某一區域、領域具有特殊示范意義的,設立一批試點項目。
五、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新業務拓展戰略實施各項工作機制
建立和完善以中注協為龍頭,以地方注協為紐帶,以事務所和廣大會員為主體,以其他相關各方為支持的聯動工作機制。
事務所逐步建立和完善推動新業務拓展的各項工作機制。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勝任能力指南》有關要求,建立包括新業務專門人才在內的專業人力資源分級分類的勝任能力評價體系、培訓體系、考核體系和晉升制度體系。
中注協、各地注協建立和完善保障新業務拓展戰略實施的各項工作機制。依托全國秘書長工作會議以及會計服務示范基地聯席會議、各會計服務示范基地領導小組和工作組的體制,建立和完善重點工作的部署與商議機制;依托新業務拓展巡回交流推介等活動,建立和完善交流促進機制;依托新業務拓展網頁、示范基地網上服務平臺、各地注協網站等信息化服務手段,建立和完善網絡化的工作與服務機制;依托各地新業務重點拓展項目,建立和完善重點項目推進的責任機制;依托會計服務示范基地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考核評價機制。
(二)協調推動新業務拓展扶持政策措施出臺
事務所組織專業力量研究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結合本所實際,充分發揮廣大從業人員的社會影響力,積極參與和推動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在企業轉型升級與監督管理、行政體制改革和社會事務管理中有關專業服務政策措施的出臺,積極參與和推動新業務拓展扶持政策措施的研究制定。
中注協協調推動政府相關部門出臺行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新領域的政策措施,逐步擴大事務所在企業年報審計、政府購買服務、市場主體經濟管理與監督決策中專業服務的職能與作用,為新業務拓展戰略實施創造有利的政策環境。
各地注協結合本地實際,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推動本地和相關各方出臺新業務拓展的扶持政策措施,會同會計服務示范基地合作方及服務需求方建立健全配套政策,確保新業務重點領域、重點項目的拓展。
(三)落實新業務拓展重點項目拓展工作
事務所積極參與各地重點推動新業務項目拓展和開發工作,積極參與會計服務示范基地和試點項目建設,研發和承接各類新業務項目,優化事務所服務品種和結構。
中注協定期編制《注冊會計師業務指導目錄》、《各地注協認領新業務領域拓展重點推動項目表》。組織對各地注協認領重點項目推動、示范基地建設及網上服務平臺維護、新業務拓展典型經驗交流推介等情況,進行考核評價。
各地注協結合本地實際,滾動編制本地認領新業務領域拓展重點項目推動工作方案。積極運用事務所綜合評價體系,組織推介執業質量好、專業素質強、能夠提供高端服務的事務所參與“一特三高”重點項目和重點認領項目。
(四)全面加強新業務領域專門人才建設
事務所通過自主培養、合作培養、引進吸納等方式,培養和儲備新業務領域各類專業人才和復合型業務骨干;通過人才選拔、晉升、獎勵等措施,發展壯大新業務領域專業人才隊伍。
中注協將新業務人才培養納入行業人才培養規劃,重點加強新業務領域領軍人才培養,指導地方注協做好新業務復合型骨干人才的培養,組織做好新業務領域執業標準與業務指南的培訓工作。
各地注協應將新業務領域人才培養納入本地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并爭取納入本地區人才發展規劃。制定新業務復合型骨干人才培養的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積極借助國家會計學院、注冊會計師專門化方向院校(系)、社會專業培訓機構等力量,多渠道加強新業務人才特別是“一特三高”業務人才、新業務復合性骨干人才培養。各地注協要積極組織并指導事務所新業務與人員的分級分類培訓教材的開發。
注冊會計師專門化方向院校(系)積極研究和推動開設法務鑒證會計、投資績效評價、環保會計、企業戰略管理、社會責任評價、風險管理與評價、信用評級等學科和專業方向,培養新業務領域專門人才。
(五)抓緊制定新業務項目專業標準指南
事務所結合本所實際,研發適應本所的新業務項目專業指南和工作底稿,建立健全審計鑒證業務獨立性的管理程序,構建新業務拓展的質量和風險控制制度體系。
中注協結合新業務拓展戰略實施,組織制定業務指導目錄、執業標準、指南及指導意見。鼓勵各地注協之間聯合合作、資源整合、優勢互補,針對新業務項目承接、風險管理、獨立性管理等新情況新問題開展課題研究。
中注協、各地注協積極結合本地新業務拓展的實際,編訂本地新業務目錄;通過新業務拓展專業委員會、重點拓展項目工作組、新業務拓展興趣小組、設立課題等形式,推動和指導事務所研發建立新業務項目專業指南和工作底稿以及審計鑒證業務獨立性管理制度。加強對審計鑒證業務獨立性和執業質量的監督檢查。
(六)開拓多層次多渠道新業務交流推介陣地
事務所結合自身市場定位、客戶群需求和服務方向重點,主動走訪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和企業等業務委托人和報告使用人,聽取服務需求效果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中注協依托注冊會計師論壇、中國-東盟論壇、會計服務示范基地聯席會議、服務貿易“京交會”等,打造品牌交流促進活動。組織各地新業務拓展巡回論壇推介活動。通過新業務拓展網頁和會計服務示范基地網上服務平臺,開展新業務拓展戰略實施情況宣傳、業務洽談對接和工作交流。
各地注協探索新業務拓展戰略交流推介的方式和途徑,通過論壇、洽談會、推介會等方式,依托會計服務示范基地和試點項目建設,加強與所在地區政府(部門、企業、行業組織)的溝通協調。 積極組織新業務拓展典型經驗,維護發揮好會計服務示范基地網上服務平臺的宣傳、推介、交流、服務功能與作用。
中注協、各地注協和事務所充分利用相關網站網頁、報刊雜志、手機短信平臺、平面廣告以及協會交流宣傳平臺等方式渠道,及時總結、推介、傳遞、宣傳新業務拓展成果,展示注冊會計師行業在服務國家經濟建設中的功能、作用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