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只有一個,這是德勤科龍事件最為嚴肅之處。3月23日證監會聽證會的結論令人期待,以至于在短時間內很難將公眾的興趣挪移至對整個審計業的反思,美商會關于審計業的報告因此顯得反應平淡。
審計業中,技術僅僅是通用的語言,獨立的操守使得技術權威被最終尊許為行業權威。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四大審計師事務所進入中國,時值中國的證券中介服務機構發生信任危機。而在前不久財政部發布的《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的被譴責的名錄中,普華永道亦現跡于中國中介公司之中。
4月21日開始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德勤以豪華陣容亮相。全球首席執行官白禮德先生,客戶和市場戰略全球主管合伙人利蒙先生,亞太區首席執行官成方諾先生,中國首席執行官鮑毅先生,以及中國區的高層悉數到場,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的采訪。
白禮德先生認為科龍事件是“串通舞弊”,德勤也是其中的受害者,他說:“我們被欺騙了!”他特別指出德勤中國在2004年對科龍出具了有保留意見的報告,之后請辭審計顧問,此舉實際上加速了科龍罪行的披露。他將此作為德勤對德勤科龍門事件的正式表態。
而疑問并未完全消除。故意還是失察?這將有待證監會及財政部相關部門結論的認定。如果是故意,信任危機無疑將接踵而至;如果是失察,如何評價德勤追求卓越的專業精神?如果沒有責任,如何看待畢馬威等同樣號稱全球權威機構所做出的不同結論的報告?
技術和道德交結在一起,但如此的戲劇化并不有趣。德勤每年有上萬家客戶,是否可以因此認為科龍事件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嗎?應該注意的是,誠信日益成為中國改革年代的追求。
本報就德勤科龍事件專訪了白禮德先生。就德勤的內控機制對利蒙先生進行了補充采訪。
“我們不可能找出所有的串通舞弊”
《21世紀》:最近德勤科龍事件廣受關注,中國的監管層也正在調查并將公布調查結論,德勤對此事件是否已有自己的調查和結論?
白禮德:這件事情對于德勤中國分所是一個很重大的事件,我來博鰲之前就開始了解了情況,德勤中國的審計合伙人也向我匯報了此事。我們擔任科龍的審計顧問的時間大概有30個月,從2002年到2004年底。2004年底,在對科龍的財務報表做審計的時候,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科龍沒有按規定做賬,比如對銷售退回沒有做賬,德勤中國公司的管理層討論之后,決定對2004年的財務報表出具保留意見。
德勤的任何一個分所在出具保留意見的時候,是不會輕易做決定的,我們有最好的流程和專業技術,來支持我們做出判斷。在出具保留意見之后,我們審計方面的合伙人和質量監控合伙人開了會,討論是否繼續擔任科龍的審計顧問,最后的決定是:退出審計。
我剛才還確認了一下,我們的確發了中英文的辭職信,在信中我們寫了辭職的原因是,我們不認為科龍是管理和內控制度健全的公司。
《21世紀》:德勤對科龍2002年年報和2004年年報出具了有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對2003年年報出具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用30個月發現科龍的問題,是一個合理的時間嗎?
白禮德:這個問題,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詳細談。但是我認為,不僅僅是科龍,有些公司甚至可以將造假隱藏10多年之久,你可以在國際上找到這樣的案例的。對于串通舞弊來說,越多外部的人參與,隱藏的也就越深,更難發現。
《21世紀》:科龍事件是串通舞弊嗎?
白禮德:在深入調查之后,我們認為這是一個串通的舞弊現象。所謂的串通舞弊,是指一伙人,可能是公司內部,也可能包括公司外部的人,聯合起來欺騙股東,也包括欺騙審計師。
一個好的公司治理和內控機制是需要制衡的,而出現串通舞弊的情況,制衡就被打破了。在科龍的事件中,真實的信息向監管機構包括審計師隱瞞,提供給審計師的數據,是偽造的數據。我看到報道說,科龍至少有一個辦事處整個辦公室的人都參與偽造。
作為審計師事務所,我們在不斷嘗試,發現新的方法和技術,去找出串通舞弊,但這是世界難題,事實是,我們不可能找出所有的串通舞弊。
“我們也是受害者”?
《21世紀》:你是否認為德勤在科龍事件中是否有一定責任?
白禮德:科龍事件中股東被騙了,德勤中國也被欺騙了,我們也是受害者。
我在了解了所有的情況之后,我要贊揚我們的中國合伙人,據我的了解,正是我們辭去審計顧問職務,才讓監管層開始注意到這個公司。
《21世紀》:科龍事件對德勤的影響有多大?
白禮德:科龍事件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不幸的事件,但是我們有信心,通過一些高科技的技術和革新,消除這個負面影響。我認為我們中國公司在這方面是做得最好的。
《21世紀》:您如何看待對審計行業獨立性的期望?
白禮德:剛才我講到,全世界對審計師都有很高的期望。其實,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的審計準則中,并不要求審計師一定要能夠發現舞弊。
“對中國我們沒有特別的標準”
《21世紀》:德勤選擇客戶是按照怎樣的標準?
利蒙:在客戶的選擇上,我們建立了一套復雜的模型,我們要看客戶各方面的情況,比如所有制的情況,公司治理的情況。如果是上市公司,我們要對所有的數據做研究。此外,我們還利用全球網絡的溝通,比如,有些公司找到美國分所,被拒絕了,可能又去找加拿大分所,但通過內部系統和網絡,就避免鉆空子。
《21世紀》:德勤有沒有制定專門針對中國的客戶標準?
利蒙:我們并沒有針對中國市場做出特別的標準,我們的標準都是全球一致的。
必須承認中國公司治理,相對來說就不太成熟。不過如果客戶達不到我們承接的要求,我們不會接納,即使已有的客戶,如果沒有達到要求,我們也會辭去審計工作,比如科龍。
《21世紀》:德勤是一個合伙人制的公司,每個分所的合伙人,又是一個獨立的法人實體,合伙人可以通過業務獲得自己的提成,這可能成為業務的漏洞。請問您如何評價這個機制?
利蒙:不錯,德勤在每個國家都有一個自己的合伙人體系,每一個分所都是由當地的合伙人擁有,每個分所的合伙人又是德勤全球體系中的成員,都有同樣的準則和標準體制,如果出現一些情況,都有共同的準則去應對。
對于各地分所的監管,我們在每個國家都設立了理事會,德勤全球也有一個理事會,我本人也是成員。我們通過看財務報表、月度報告,來看各個分所的運營情況,我們也會經常去各個分所,視察工作進展,對他們進行審計,他們的納稅情況我們都要看,這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
在監控方面,我們在每個合伙人分所都設立了一個專門負責風險管理的領導,最終確定誰來負責,由當地分所決定,但如果違規的人沒有得到處罰的話,總裁白禮德先生就會親自過問那個國家的理事會。
《21世紀》:您認為這些監控措施是否真正起到作用?
利蒙:德勤已經存在100多年了,這就是最好的有效證明。我們對各地合伙人的要求就是要有共同的價值觀。